新浦金350vip官方登录新浦金350vip官方登录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防患于未然---直面自然灾害

发布日期:2013-09-12    作者:     来源:    

姜梅英
( 新浦金350vip官方登录新浦金350vip官方登录教师 )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一次问责于心,我们真的可以凭借现有的科学技术做到"人定胜天" 吗 ?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我们在大的灾难来临时依然是无助的。在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 以血的代价换来极度的震惊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什么 ? 回顾十年间 ,从 1998 年到 2008 年,世界以及中国的灾难状况都令人触目惊心,近几年更是使用 "前所未有"、"百年不遇" 等字眼,一方面展现了灾害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人类对自然灾害的不可预知性。我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是 真正学会正视。正视历史,认识到灾难的不确定性; 正视现实,认识到灾难的强破坏性;正视未来 ,认识到灾难的可防御性。我们要尽全力把握住可防御性,居安思危 , 在人类有 限的能力下,将灾难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 2008 年 6 月 23 日开幕的中国 "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 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一、正视历史一一灾难的不确定性
   1998 年世界上每个洲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 ,仅 10 月底发生的 "米奇" 飓风 ,中美洲五国死亡人数就高达 1.35 万。干旱、 洪涝、热带气旋、风雹、冻害、雪崩、地震、海 啸、滑坡、泥石流、热浪、火灾、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达 5 万 ( 不包括中 国 ) 。①在以后的十年中, 全球每年都会受到这些自然灾害或多或少的侵扰,没有一年可以幸免。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国 家。1998 年,我国相继发生了 3 次大的自然灾害: 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洪水,近海海域的赤潮和内蒙、新疆的沙尘暴。2008 年的中国正在经受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先有南方罕见的雪灾,后有四川大地震,目前南方的洪涝又严重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无论是雪灾还是地震、洪涝,灾难的特点依然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宏 观的可预测性与微观的不可预测性 ,恰恰是不可预测部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具体表现为 :
   1. 具体时间、地点的不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灾害具有了一定的预测能力 , 但是这种预测会有一定的时间段与地理范围 ,比如几号到几号, 长江流域某一段可能发生洪水。但是,具体到哪一天几点,长江流域某一段有多大流量的洪水会通过就不可预知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部分地段的险情因估量不足造成严重后果。
   人类一直期待着能够更加详细地预测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 比如人们已经掌握用"数字模拟"技术来预测天气预报 ;2006 年2月14 日世界地理频道全球资讯报道了一则消息,美国研制出地震预报机雏形,预测地震将成可能。这台名叫"真实加州 " 的地震预报机的雏形计算出,美国旧金山湾在未来20年内,将有 25%的概率遭遇7级甚至更厉害的地震的袭击。这台 "真实加州"地震预报机目前还处于研究模型阶段,是否可以真正应用到生活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我们期待着将来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像天气预报一样每天出现地震预报。显然,到目前为止,虽然对于地震是 否可以预测的论战还在激烈进行,但是这项 研究中的技术还远没有达到天气预报的水平。所以,我们的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还只是限制在较大范围、较大时段的预测,这种具体时间、地点的不确定,为灾难性后果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2. 灾害后果不确定。对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后果,科学家常常依据的是以前发生过的类似级别的灾难所造成的后果,这些真实、详尽的数据资料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新的相同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后果,也就是说,即使在今天相同时间、相同地区发生了相同自然灾害 , 其造成的后果也会不同,因为各地域的地下地质结构不同,地表上的山川河湖的布局以及人口、居住设施等等的不同,都不可 能造成历史的重现所以,综观历史,自然灾害真正发生时,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人类还是无法准确预知的,灾难发生的不确定性现象仍将长期存在。
   二、正视现实----灾难的强破坏性
   不管自然灾害发生在何时何地,灾难来 临时,都会对人类造成破坏,这一点是共同的。中国是遭受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年来中国发生的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6 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 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 2008 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更是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1. 大量人员的伤亡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因为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居住比较 密集,灾害突袭时人员伤亡比较严重。可能又有元数残缺的家庭出现 , 尤其是失去亲人 的老人与孩子的赡养与抚养就成了社会的责任,更为严重的是会对少年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与发 展。人员的大量伤亡造成了整个受灾地区甚 至整个社会的哀痛,人们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从悲痛的氛围中完全恢复。
   2. 基础设施的损坏, 正常生活秩序的紊乱。灾难来临后,所有灾区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灾难越严重,各方面设施损坏就越严重,水、电等人民的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抢救灾民 , 并进行灾后重建。
   3. 自然环境的破坏 ,对气候等生态环境 的不利影响加剧。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后 ,生态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往往随之而来的是 " 次生灾害 ", 由此衍生的新的各种灾害使已有的灾情雪上加霜 , 危机进一步加剧和蔓延 , 导致社会经济陷入更为困难的境地。可怕的不仅是环境污染,水资源的破坏 ,传染性疾病的爆发 , 还有部分人的伤亡及温馨生活遭到的破坏。这一切,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灾难带给人类社会的是极强的破坏性。
   三、正视未来----灾难的可防御性
   面对遍及全世界的自然灾害 , 中国对自 然灾害的预测能力、防范能力都还比较薄弱。 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城市、百分之五十以 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 然灾害严重的地区。灾难可以造成强破坏性后果 , 灾难不能准确预测 , 但是人类却可以未雨绸缪 , 利用灾难的可防御性 , 防患于未然。
   1. 建立健全灾难的防范体系。
   (1) 建立全球性灾难的防范体系。自然灾害的发生地元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 ,都有可能波及到邻边甚至是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波 及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印度洋地 震大海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 , 顿时使旅游胜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印度洋生死浩劫让更多的人认识到 应对自然灾害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 呼唤建立 全球共防灾难体系。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预警机制 , 造成了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在 分享相关信息时渠道不畅。以印度洋海啸为 例 ,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 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防备海啸 , 可是 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途径。据 悉,太平洋海啸预警机制在 1965 年设立 , 由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管理。目前参加这一体系的成员国包括环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国家及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并不在成员国之列。所以 , 灾难防范体系一定要覆盖全球各个国家 , 并提前建立预防机制。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国际合作 , 加强天灾预警能力、加速展开救灾工作 , 也应更深层次地探讨如何来减少破坏环境及生态的经济活动,加强保护环境工作,确保各国都展开爱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因此 , 建立健全全球性灾难防范体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心声。
   (2) 健全中国的灾难防范体系。健全中国的灾难防范体系早已引起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 并已制定计划、付诸实施。以地震为例 ,2000 年 5 月 12 日至 14 日 , 国务院召开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要 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 加强 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 大工作体系。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支国家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 2001 年4 月正式组建。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 增加监测密度 , 提升监测水平 , 构建自然灾害立 体监测体系 ,建立灾害监测 -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同时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 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 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 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 助指挥体系。
    2. 建立健全人们的灾难防范意识 , 加强 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
   《国际先驱导报》 2008 年 2 月 11 日就中 国春节前夕的南方雪灾 , 采访了国际减灾战 略秘书处新闻官布里塞尼奥女士 , 她认为现 在中国最需要加强的是灾害防范意识 , 应该 让所有人都加强防范意识 , 让所有人都了解 需要进行的准备和需要采取的措施。一项好的预防计划应该是涉及到所有人的 , 因为人人都面临风险,都可能受伤害 , 特别是在中国 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政府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政府决定尽快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 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 识。在我国曾发生过的灾害中 , 由于平时没 有接触过相关知识 , 民众缺乏对自然灾害必 要的安全防范意识 , 所以灾害损失扩大了。比如 2007 年 7 月 19 日凌晨发生在云南省腾 冲县猴桥镇境内的严重山体滑坡灾害。主要 是因为施工人员绝大多数是外地打工者 , 对 当地地理及气候特征认识不足 , 缺乏对山洪 等自然灾害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 , 造成人员 损失惨重。因此 ,人们还应从长计议 , 加强灾 害的防范意识 , 时时处处要以人为本 , 树立为 国家、为人民、为自己负责的观念。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 , 可以通过教育或立法手段加强 抗灾的薄弱环节 , 杜绝因人为因素而加重灾 难伤害的现象。我们还可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来加强人们的防范意识 , 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 , 开展 相关研究 , 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辅导和服务 , 制订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 建立长效机制 , 为 以后此类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加强学 生的灾难防范意识教育。 2003 年 4 月中国教 育部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新设置了《自然灾 害与防治》选修课 , 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教育方 案。是否可以从小学到大学根据不同学龄段 全部增开此类相关课程 , 使学生在认识自然 灾害的严重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防范意识。 政府还可以建立自然灾害宣传日 , 以此来加 强民众的灾难防范意识。也可以发挥社区的 日常宣传作用。社区在制作宣传材料时 , 可 以结合自己所在省、市、区的自然环境 , 气候 条件、地质状况、历史上曾发生的自然灾害、 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隐患等制作展板 , 这样 可以随时为居民提供相关信息 , 不断提高居 民的灾难防范意识。
   3. 不断增强灾难自救能力。
   防御灾难不可缺少的就是提高全民防灾 避险的自救能力 , 使大家在灾难降临时 , 有能 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条件来进行自救 , 比如地震时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寻找 最安全的逃生途径和地点。这需要头脑冷静 ,沉着勇敢,更需要自己掌握应急救助的知识。这些都需要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有关部门可以定期举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演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编写简单实用的应急救助于册,发放到每个家庭中,供大家学习 ; 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全民防灾避险自救能力知识竞赛,激发群众自觉学习的热情,达到自救知识普及的效果。
   总之 , 在我们无法准确预测灾难的时候 , 普通民众所能做好的就是利用灾难的可防御性 , 加强个人灾难防范意识 ,提高个人灾难自救能力 ,将无法躲避的自然灾害的损害降到 最低点。